
前言
我们小红书开店这件事的缘由是:我们发现小红书上很多笔记在卖MarketUP原创的资料,且笔记内容数据和资料销量都还不错。于是我们亲自入驻开通店铺,也挂载了商品,两周内带来了20+的B2B资料购买——就算是Leads(画像上来看大多挺符合,对于B2B获客来讲,是个不错的结果)。
而且开店获客整个过程符合平台规定、不用暗戳戳通过私信or置顶评论引流,接下来,我们就把这套开店运营获客思路分享给大家。
跳过开店铺这个阶段,直接来讲关键的“选品”:大多用户访问小红书的核心诉求是低成本获取实用工具 / 信息,我们B2B企业做不了C端化的快消品式内容,且大多没有专门的电商运营经验,此外要与我们企业业务能关联上——总结就是:上架的商品要轻量级、高关联、原创性。
1、商品准备
主打轻量化的商品,可以复用企业内容中心的已有资料,例如白皮书、资料、样品,更方便我们做上架和发货;
企业原创内容、凸显专业度,商品命名要垂直精准,筛选精准用户;
与企业主营产品有关联、为后续孵化推主营产品铺垫。
2、上架配置商品
要选择好类目,比如白皮书ppt资料可以选择个性定制/设计服务/DIY>数字商品>PPT/简历/其他模板;
价格可以低,例如我们白皮书资料标价是1元,主要价值在于降低用户决策成本、打开后续的链接通路。
我们做笔记内容不搞 “颜值营销”,核心是解决实际问题——让用户看到笔记就觉得实用,自然会点击挂载的商品。此前我们这篇内容已经分享过B2B小红书内容的定位和打法自从每天收到10+私信后,才发现B2B企业都低估了小红书的获客实力... 附:《B2B小红书实操手册》————这次围绕商品挂载推广做一些补充。
1、“带货”笔记创作
1)找需求
① 搜索下拉词:输入行业关键词(如 “B2B 营销”), “B2B营销获客难怎么办”“B2B邮件怎么发打开率更高” 等带痛点的词;
②真实需求收集,行业类型内容笔记下的评论:“发了100 封邮件,只有3个回复,求模板!”或者社群聊天:“有没有做工业品B2B的线索跟进表?每次记混客户情况”
2)找准情绪价值
“带货”就是输出情绪价值,可以找最会抓情绪价值的C端笔记内容作参考,带货笔记结构大多是:高频场景 + 具体问题 + 可通过手册/模板解决,可以套用到我们的笔记内容上来。
例:爆款笔记结构 =「痛点场景(“做销售,天天发朋友圈没人理”)+ 解决方案(“用这3类朋友圈话术模板,客户主动询价”)+ 商品挂载(“模板打包在下方,直接拍就行”)」
3)创作“带货”内容
示例:
给销售的线索没后续了,老板天天要结果,太难了……+商品挂载(《线索管理手册》)
参加行业展会就收了200多张客户名片,名片有啥用啊,展会费白花了……+ 商品挂载(《B2B 展会获客 - 名片分级跟进 SOP 及跟进表模板》)
企业人才培养内训难规划,简直浪费时间……+商品挂载(《大型企业岗位人才培养思路模板》)
写了半个月的自动化电气设备选型指南,官网和公众号上阅读量只有几十,感觉内容白做了……+ 商品挂载(《B2B高留资内容创作模板(含标题公式 + 留资钩子设计)》)
工业厂房巡检全凭走形式,根本找不出高频问题,真出事故就晚了……+ 商品挂载(《制造业智能巡检流程设计与隐患分析模板》)
精细化工批次间质量差得离谱,客户天天催着要溯源报告……+ 商品挂载(《精细化工生产数据追溯系统落地指南(附 LIMS 操作模板)》)
2、商品加推,让高转化商品持续获客
判断标准:优先加推商品点击转化率>5%、订单量3天内破5单的笔记
低成本加推方式:
① 内容复用:用爆款笔记结构,换1个痛点角度重写(如原笔记讲 “获客模板”,新笔记讲 “客户跟进模板”),挂载同个商品;
② 轻量投流:用 “薯条” 定向投放,例如人群选 “25-40 岁 + 企业负责人/运营/市场岗”、“兴趣标签:企业服务、B2B营销”,单条预算50-100元这样
有了订单,不只是发货,把买家沉淀为可跟进的“资产”,也是最为关键的。以下基于我们的电子资料商品《B2B企业GEO手册》“发货”场景来分享。
1、选择无物流发货,订单留言引导
通过订单发货备注留言,可以合规的进行留微信或者直接添加对方微信。
2、添加对方微信、点对点发商品、拉群
发送商品文档后,询问其产品需求和公司名称,或者更软化一些,发送一份额外的资料或者企业内容中心链接引导其填写,让“买家”进入CRM线索库,获取对方完整的画像、持续孵化。
这个B2B小红书获客思路的关键总结就是:
商品要轻:避开重决策产品,从工具/资料 / 低价格/轻服务切入,降低用户尝试门槛,也能降低我们企业运营店铺的成本;
内容要实:聚焦用户真实痛点,用 “痛点+情绪+商品” 结构,让带货内容自带转化力;
运营要久:我们B2B企业开店不追求所谓爆单,通过合规引导、精细化服务、分层孵化,实现 “买家-线索-信任-转化” 的长期闭环。
这次我们更新一版2.0的手册供大家学习参考,当然这是当下我们实践出来的结果,后面还会继续做一些探索,例如如何与系统直接打通,减少微信沟通这个环节等等。
阅读 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