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2B GEO营销最新实操分享:内容中心+SEO 才是B2B营销的硬通货
B2B市场部 B2B营销 B2B内容营销 MarketUP营销官CC 2025-11-20 10:24

前言


最近,我们内部研究了很多关于GEO的策略和方式,也有慕名而来的客户和我们一起交流了GEO。的确我们在这个事情上的进展已有一些显性的成果,但我想不能称之为“效果” 。成果是GEO的品牌出现量明显提升,尤其在一些特定性回答上,而“效果”,我想B2B企业可能更多聚焦于带来了多少实际的Leads、MQL、SQL……但在这一点上,GEO在营销链路上的支撑确实仍显不足。


01  
GEO? SEO+GEO更合适  

GEO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,但今天不得不给大家泼盆冷水,真正的GEO恐怕在营销链路完整闭环之前,都是不完善的。我们能看到绝大多数的GEO是呈现在“大模型回答特定性问题,给出的解释中是否包含品牌词”这个方面上。

在GEO的过程中,我们会发现一些常见问题:


1、 缺失营销链路闭环,尤其在中后段直接获客上。

当我们需要证明这条线索来源于AI大模型的时候,往往比较难证明这条线索来源于某个大模型(ChatGPT除外),因为大家获取大模型答案的路径大多是这样的:


方式一:

大模型内问问题

大模型给出结果,包含“XX品牌词”

根据大模型的结果返回搜索引擎,搜索“XX品牌词”

点击XX品牌词,跳转官网、官媒

重新推回到官网、官媒发生营销动作(下载资料和产生咨询等)

(所以,和客户交流的时候,我们也提出了这个观点:多多保护好自己的品牌词)


Or

方式二:

大模型内问问题

回答问题 并给出信源地址

访问信源地址

在信源页面下直接触发营销行为或进一步跳转到官网


2、 对于提问的语义,是千差万别的。

同样一个问题的问法不同(对于大模型来说,就是提示语不同),给出的答案很可能存在偏差。

例如:“给我推荐一个营销管理系统”

“推荐一个B2B营销管理系统”

“给我推荐一个国内的B2B营销管理系统”


以上三个问题,得出的答案往往存在较大差异,也许需要多次调教后,才能找到一个真正令人满意的答案。GEO和SEO的确有不同,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过往覆盖一个核心词可以等同于覆盖多个长尾,而在GEO上,可能失效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这其中的悖论也同时存在: 如果是拿这样的方式找答案,用户是否有这么高的耐心多次校准自己的问题范围呢?还是更加碎片化的单词,甚至就是一个关键词。


3、 各类大模型的信源变化。

在我们执行GEO的过程中,时有观察到包括deepseek、豆包、文心一言等多家主流大模型的信源变化,发现不仅各自有相关生态的倾向性,且信源也经常发生细微的变化。

虽然目前来看变化幅度并不大,但这不禁让人有所胆怯,倘若我们辛苦铺设的内容在大模型的信源变化下,一夜消失,会否直接影响到我们的GEO结果。以上不是耸人听闻,而是国内SEO选手曾经踏过的路...  生态的保护措施、各类算法的打击等等,都直接影响其表现效果。


综上所述,当下GEO的不确定性仍然比较高,但在我们的团队实验过程中,会惊喜地发现,把锚点放在SEO和辅助GEO上,似乎更加成立。GEO尚早,但SEO早已成熟,而其中,更令人欣喜的是多渠道SEO”+“高质量内容SEO


具体来说,是基于知乎、百家号、B站、搜狐等媒体的SEO,并使用或变体使用原创高质量内容。

①  考虑标题包含关键词;

②  考虑是否可设置内容钩子;

③  【新,基于GEO】考虑是否是通用大模型的信源要地;

④  【新,基于GEO】考虑是否可以将提示问题通过关键词+问题的方式组装而成。


 
 
02  
不论GEO如何飘忽,内容中心必须要建   


从效和果的角度上来看,不论GEO如何飘忽不定、变化多端,最终都要落到“营销可被检测”和“企业可见的线索获取量”上。


对于B2B企业来讲,我们不妨在这样纷乱的环境中,思考一个问题:

什么是笃定可以去做的?做了绝不会错的?

我们从经验中看到:

第一建设大量丰富且高质量的内容;

第二:从现在开始布局一个优质的内容中心


B2B企业需要优质的内容表达产品在市场上的观点,同时,需要通过内容中心整合好这些内容,将有价值的客户圈进自己企业的池子里,不断进行培育和孵化。


1、线索抵达内容中心,是承载营销转化的关键节点。

潜在客户不一定会直接产生咨询,而是基于内容中心中的各类内容不断地下载、学习、下载、学习...进而某一天有这类需求的时候第一个想起的、首选的,是我们企业,这类客户通常占比并不小(有需求,但不急迫)。


2、依托内容中心的不断孵化,让线索继续成长。

搭建内容中心,结合线索轨迹洞察、标签管理,能够了解每一个下载动作的背后,潜在客户的需求变化,例如我们会看到有些客户一开始了解的是我们的内容白皮书,之后会进一步下载B2B线索管理、会议活动管理、MA营销自动化管理等相关内容,其背后都是客户的潜在需求的更迭。


3、内容中心对销售端口和营销端口双向赋能。

有了内容中心的支持,市场也好、销售也罢,都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过往乃至现今不同种类的内容。MarketUP的内容中心产品和小程序都可以轻松调取不同内容,应对当下客户的不同需求。


      
       


03    
如何建设适合SEO+GEO的内容中心?    


1、由PC端+小程序端组成

PC端,嵌入网站栏目内,可追踪溯源类似知乎这样重PC的渠道带来的线索(类似知乎的AI直达也有可能因此受益)


   

小程序端,直接与掌上线索管理+AI名片合并,成为拓展客户、随调随用的工具(或者MarketUP的客户有些使用了营-销-服一体化的小程序)


   

2、由客户端+管理端组成

客户端:

支持观看文章、视频;

报名活动;

下载资料、白皮书、产品手册等;

嵌入AI知识库,让潜在客户可以直接学习。


   

管理端:

AI名片;

线索录入;

线索标签;

线索轨迹洞察;

内部资源中心 * 也是销售的弹药库。


   
 


3、从SEO到GEO,做双效可持续的内容中心

①  需要CMS产品自带【标题】、【关键词】 、【描述】、【标签】等的SEO优化方式


 


② 图文内容能够自行插入CTA的组件


   

③ 能够有效进行SEO到GEO的优化

以下这种方式GEO不太稳定,时而可以抵达内页,时而还是进入百度搜索的相关关键词页面。因此需要大家除了把SEO配置设置好和倾向性的问题埋入标题内之外(例如横测类内容:哪个产品好,各自的优缺点等),保护好自己的品牌词。

   

4、协同好市场与销售

建设企业数字资产,成为销售弹药库,销售在和潜客沟通时可以直接分享PDF内容,并能够洞察客户的浏览轨迹,了解客户的真实意图。

同时,可以领取市场人员的相关营销海报,进行裂变分享,批量激活手上的冰点客户。


   
 
   

5、能分析渠道效能和内容效果的内容中心更为重要

多维度评估渠道表现:通过追踪不同渠道的转化率、用户留存率,识别高价值渠道,避免资源浪费;

多类型的内容评估表现:日常公众号的内容资料下载情况、白皮书下载情况,不同话题的表现情况;

协同效能表现:销售裂变海报分享情况,最受欢迎的干货分享内容。


   
 

结语

GEO虽然飘忽不定,但内容中心的建设,对于B2B企业而言是笃定的。未来的竞争,不再是“捕捉用户在哪里”,而是“无论用户去哪里,都能提供此刻所需的价值”。内容中心的终极意义,便是让企业在不确定的世界中,拥有一种“流动的确定性”。

本次除了贡献我们的观点以外,我们还给大家准备了《B2B内容中心搭建手册》和《SEO+GEO日常分析模板》,欢迎大家下载。


 

MarketUP期待与您携手,开启营销数字化转型之旅!如对MarketUP感兴趣,欢迎点击预约演示咨询试用深入探讨您的具体需求

#B2B市场部 #B2B营销 #B2B内容营销

阅读 60

猜你喜欢
Bonnie:B2B内容体系助力增长实践(2.0版本)
Bonnie:B2B内容体系助力增长实践(2.0版本)
打造品牌的底层逻辑
打造品牌的底层逻辑
衡量品牌传播最完美的KPI是什么?
衡量品牌传播最完美的KPI是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