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主页 > 内容营销 > 内容营销

生物医药行业内容中心搭建指南:联动获客+持续孵化,我们靠MarketUP做到了

我们是做体外诊断设备的,之前跟医院打交道总犯愁:给检验科张主任发了 3 次设备临床案例,他要么没看,要么说 “资料太长,等我有空”;学术会议上收了一沓名片,回来后销售对着名单发呆 —— 不知道该给李采购发试剂维护指南,还是给王院长发行业趋势报告;更头疼的是,去年花了大价钱做的《新冠检测试剂临床数据白皮书》,发出去后连 “谁下载了” 都不知道。
直到用 MarketUP 搭了内容中心,情况慢慢变了:张主任查房间隙会在小程序上看我们的精简案例,李采购主动问 “新的试剂批次报告什么时候更到系统里”,连之前没跟进上的学术会客户,也有主动来要《临床应用手册》的。今天就从我们做生物医疗的实际经历,讲讲怎么用 MarketUP 把 “没人看的资料” 变成 “客户主动要的信任品”。

一、给科室主任搭 “查房间隙能看的专业库”—— 解决 “资料发了等于没发” 的痛

生物医疗的核心客户是医院科室主任,他们每天要么在实验室盯设备,要么在病房查房,能坐下来看完整资料的时间,一天撑死了 1 小时。之前我们发的 PDF 案例动辄 20 页,张主任说 “我哪有功夫翻这么长的东西”——MarketUP 的内容中心,先解决了 “内容怎么让主任愿意看” 的问题。

1、PC 端:做 “带合规痕迹的深度资料库”,主任要数据时能马上找到
检验科主任最看重两样东西:临床数据的真实性,还有资料的合规性。我们在 MarketUP 的 PC 内容中心里,专门搭了 “科室主任专属板块”:
比如给检验科主任的内容,我们分了 3 类,每类都带 “合规标签”:
  • 临床验证报告:上传的每一份报告都填了 “审批人”“伦理批号”,比如《某品牌新冠检测试剂与进口试剂对比验证报告》,里面不仅有灵敏度、特异性数据,还附了 “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文件扫描件”—— 张主任说 “你们这资料不用我再找合规部审核,省了我不少事”;
  • 设备操作指南:不是简单的说明书,而是按 “常见场景” 拆的,比如 “急诊标本检测流程”“仪器报警处理步骤”,每步都配了截图,主任手下的技师遇到问题,在 PC 上搜关键词就能找到解决方法;
  • 行业对比数据:比如《2024 体外诊断设备故障率排行榜》,我们用 MarketUP 的 “数据可视化” 功能做成图表,标注 “数据来源:某权威医疗期刊 2024 年 3 期”,主任写科室采购申请时,直接截图就能用。

最实用的是 “权限管理”—— 之前有次把未公开的临床数据误发给了竞品,现在用 MarketUP,给不同医院设不同权限:合作医院能看完整报告,意向医院只能看摘要,想下完整的得填 “科室名称 + 主任手机号”,数据实时同步到我们的客户库,还会自动打标签,比如 “检验科 - 关注新冠试剂”。


2、小程序:做 “5 分钟能看完的精简版”,主任查房间隙也能刷
张主任跟我们说 “我查房间隙有个 10 分钟空档,想看看你们的新案例,但打开长 PDF 太麻烦”—— 我们就在 MarketUP 的小程序上,把内容拆成 “碎片版”:
比如把 20 页的《肿瘤标志物检测临床案例》,拆成 3 张图文卡片:
  • 第一张:“某三甲医院用我们的设备,检测时间从 1 小时缩到 20 分钟”(配对比表格,字大清晰);
  • 第二张:“500 例患者检测结果:与进口设备符合率 98.7%”(用饼图展示,一眼能看懂);
  • 第三张:“主任问答:为什么你们的试剂能减少假阳性?”(3 句话讲清原理,不绕专业术语)。
张主任现在查房前会扫一眼小程序,有次他还跟我们说 “你们上次发的‘急诊检测流程’,我让技师都存在手机里,遇到紧急标本就照着做”。
还有个细节:生物医疗的资料更新快,比如试剂批次变了,操作指南要跟着改。之前我们得重新发邮件,现在在 MarketUP 后台改完小程序内容,主任打开就能看到最新的 —— 不用再担心他们用旧版本。

二、学术会议不白跑 —— 用 MarketUP 把 “名片” 变成 “会追着要资料的客户”

生物医药行业内容中心:联动获客+持续孵化,我们靠MarketUP做到了(图3)

点击获取MarketUP产品手册

做生物医疗的,一年要跑十几场学术会,之前总觉得 “会开了,名片收了,就完事了”,但回来后销售对着一沓名片发愁:不知道谁是真有意向,也不知道该发什么资料。去年在上海的一场检验医学会上,我们用 MarketUP 试了个新方法,把跟进率从 30% 提到了 65%。

1、扫码领资料:让客户 “主动留资”,而不是 “被动塞名片”
之前在展会 booth 里,我们总让销售 “拦住客户塞名片”,客户大多不情愿。这次我们换了个思路:
在 booth 里放了个展架,写着 “扫码领《2024 检验科设备选型指南》(含 3 家三甲医院采购清单)”,二维码是 MarketUP 生成的 “展会专属码”—— 客户扫码后,要填 “医院名称 + 科室 + 手机号” 才能领,数据实时同步到我们的 MarketUP 客户库,还自动打上 “来源:上海检验医学会” 的标签。
有个二级医院的李采购,扫码领了指南后,还问 “你们有没有试剂储存温度的管理手册?”—— 销售当场在 MarketUP 小程序里找到这份手册,让他再扫一次码就能领,李采购说 “比我带一堆纸质资料方便多了”。
那天我们收了 120 个客户信息,比上次多了 50 个,而且都是主动留资的 —— 不像之前,很多名片上的手机号是错的。


2、会后跟进:按 “客户角色” 发内容,不是 “群发邮件”

之前会后跟进,我们给所有客户都发一样的 “感谢邮件 + 产品介绍”,打开率不到 10%。这次用 MarketUP,我们按 “客户角色” 分了 3 类,发不同内容:
  • 给科室主任:发《上海会议课件回放》(就是会上专家讲的 “体外诊断设备临床应用新趋势”),附带 “我们的设备如何适配这个趋势” 的简短说明 —— 主任们参会就是为了学趋势,发课件他们愿意看;
  • 给设备科采购:发《检验科设备维护成本对比表》(里面有我们的设备和竞品的年维护费对比),还有 “试剂批次追溯系统” 的操作演示视频 —— 采购最关心成本和合规;
  • 给没留资但扫过码的客户:发 “会议专属福利”,比如 “凭会议参会证,可申请免费设备试用 30 天”,用 MarketUP 的短信模块发,避免邮件被拦截。
两周后,有 32 个客户回复了我们,其中 15 个预约了设备演示 —— 比上次学术会多了 8 个。李采购还主动加了销售微信,说 “你们发的维护成本表,我给科长看了,他让我跟你们对接下”。


三、老客户不流失 —— 用内容做 “长期信任”,比 “送礼” 管用

生物医疗的客户复购,靠的不是 “送礼维护”,而是 “长期信任”。之前我们跟某三甲医院合作后,除了售后,很少跟他们互动,结果第二年他们采购试剂时,选了竞品。现在用 MarketUP,我们把老客户维护做成了 “内容服务”,去年老客户复购率提升了 25%。

1、定期发 “有用的资料”,不是 “推销信息”
我们给合作医院的客户,建了 “老客户专属内容池”,用 MarketUP 的 EDM 模块每月发一次内容:
  • 给检验科技师:发《设备常见故障处理手册(每月更新)》,比如 “本月新增:仪器报‘试剂过期’但实际未过期的处理方法”—— 技师遇到问题能用上,他们会觉得我们 “靠谱”;
  • 给科室主任:发《新临床应用案例》,比如 “某医院用我们的设备检测出罕见病标志物”,里面有完整的检测流程和数据 —— 主任们需要这些案例来写论文、评职称;
  • 给医院院长:发《医疗设备采购政策解读》,比如 “2024 年国家对体外诊断设备的补贴政策”,附带 “我们的设备如何申请补贴” 的指南 —— 院长关心政策和成本,这些内容对他有用。
某三甲医院的王主任,上个月还跟我们说 “你们发的《罕见病检测案例》,我用来申报了市级科研项目,还评上了”—— 现在他有新需求,会第一时间跟我们说。


2、老客户转介绍:用 “合规的裂变”,不是 “私下返点”

生物医疗行业不能搞 “私下返点”,但老客户转介绍很管用。我们用 MarketUP 的裂变海报模块,做了 “老客户推荐计划”:
老客户(比如合作医院的主任)生成专属海报,推荐给其他医院的同行,对方扫码领《临床案例集》并留资后,老客户能获得 “免费设备校准服务”(合规的增值服务,不是现金)。
海报上会标注 “推荐人:某三甲医院张主任”,还有 “资料已通过医院伦理审核” 的字样 —— 同行看到是熟悉的主任推荐,又有合规标签,愿意留资。
去年有个合作医院的李主任,推荐了 3 家二级医院,其中 2 家都跟我们签了单。李主任说 “你们的设备好用,资料又合规,我推荐给同行也放心”—— 这种转介绍来的客户,签单周期比新客户短一半,还不用花太多推广费。


四、不用再 “猜效果”——MarketUP 帮我们算清 “哪份内容真有用”

之前我们做内容,总像 “盲人摸象”:花了 3 个月做的白皮书,不知道有没有带来客户;发了 10 次 EDM,不知道哪次打开率高。现在用 MarketUP 的 “数据看板”,不用再猜,心里有数。
比如我们看到:
  • 《设备常见故障处理手册》的下载量不算最高,但下载的客户里,有 30% 是老客户,而且这些老客户的复购率比没下载的高 40%—— 所以我们每月都更新这本手册,还加了 “技师问答区”;
  • 给科室主任发的《新临床应用案例》,打开率比给采购发的《成本对比表》高 25%—— 所以我们今年多做了 10 个临床案例,重点发给主任;
  • 学术会议上扫码领资料的客户,后续预约演示的比例,比公众号广告来的客户高 50%—— 所以我们今年把更多预算放在了学术会的内容准备上,而不是广告。
去年一年,我们的内容营销成本降了 20%,但线索量多了 30%,签单周期也从之前的 3 个月,缩短到了 2 个月 —— 对我们做生物医疗的来说,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。


结语:做生物医疗的内容,核心是 “懂客户的忙”

现在回头看,我们之前做内容的最大问题,是 “站在自己的角度发资料”,而不是 “站在客户的角度想他们需要什么”。医院主任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,哪有空看 20 页的 PDF?采购要跟合规部对接,资料不合规再好用也没用;老客户需要的是 “长期有用的服务”,不是一次性的推销。
MarketUP 没给我们什么 “神奇功能”,它只是帮我们把 “合规的资料” 放在了客户 “方便看的地方”,把 “客户的需求” 跟 “我们的内容” 连了起来。现在我们的销售不用再追着主任发资料,反而有主任主动微信问 “你们新的临床案例出来了吗”—— 这种 “被需要” 的感觉,比签单更让人踏实。

如果你们也是做生物医疗的,也在愁 “资料发不出去,客户留不下来”,不妨试试从 “给客户搭个方便看的内容库” 开始 —— 毕竟对医院客户来说,“有用、合规、方便看” 的内容,才是真的 “有人情味”。


点击获取MarketUP产品手册



本文由MarketUP营销自动化博客发布,不代表MarketUP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marketup.cn/marketupblog/narongyingxiao/newmedia/23874.html

联系我们

手机号:19951984030

微信号:marketup01

工作日:8:30-18:00,节假日休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