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再瞎砸钱做B2B营销了!用MarketUP这套数字化营销系统,我帮3家企业把获客成本砍了60%
做B2B营销的,谁没踩过这些坑?
展会跑断腿,收集一沓名片回来,销售跟进时发现一半是无效信息;投了十几万SEM,线索量看着不少,销售说“全是垃圾”;市场部做了一堆白皮书,发出去跟石沉大海似的,根本不知道谁看了、谁有兴趣……
我见过太多企业在“数字化”上走弯路——不是买了工具不用,就是用了也白用。但去年帮3家企业落地MarketUP的B2B数字化营销系统后,他们的营销效率直接翻倍:有个工业客户,6个月线索成本降了62%;还有家科技公司,销售跟进效率提了3倍,年底成交额涨了400万。
今天就掏心窝子给你讲讲,这套B2B数字化营销系统到底牛在哪,普通企业怎么用它把钱花在刀刃上。
一、别再当“营销瞎子”!用系统把每个线索的来龙去脉扒清楚
我发现90%的B2B企业都在犯一个错:花了钱获客,却不知道钱花在了哪。投了官网优化、做了知乎内容、跑了线下展会,最后就知道“总共有100个线索”,至于哪个渠道来的线索质量高、哪个渠道在浪费钱,全凭感觉。
MarketUP的B2B数字化营销系统最狠的一点,就是能给每个线索“贴标签、画轨迹”,让你明明白白花钱。
举个我操盘的例子:去年帮一家做工业软件的客户上线系统,他们之前投了官网、行业媒体、线下沙龙三个渠道,每月预算各1万。用系统追踪了1个月,发现:
- 官网来的线索,80%会看完产品演示视频,其中30%会留电话,是“高意向线索”;
- 行业媒体的线索,点开页面就走的占60%,留资的只有5%,而且大多是同行套资料;
- 线下沙龙的线索,虽然量少,但70%会主动咨询价格,销售跟进后成交率比其他渠道高3倍。
后来把行业媒体的预算砍了一半,加到官网和沙龙上,3个月后线索量没降,成交却涨了50%。
核心操作就两步:
- 给每个渠道贴“专属码”:官网用UTM参数,沙龙用带参二维码,销售转发的内容加员工专属ID,系统自动记录“谁从哪来的”;
- 看“渠道效能看板”:系统会算清楚每个渠道的“线索量、有效率、成交贡献”,哪个渠道性价比高,一眼就能看出来。
别觉得这是小事,我见过最夸张的客户,用这套方法发现某渠道花了10万只带来2个有效线索,果断停掉后,一年省了80万。

二、线索来了别瞎跟进!用系统给客户“自动分级”,销售只盯“能签单的”
B2B客户跟B2C不一样,不是留个电话就叫“有效线索”。有的客户只是下载份资料看看,有的已经在问报价和实施周期,这两种线索要是让销售一起跟进,纯属浪费时间。
MarketUP的B2B数字化营销系统能帮你给线索“自动打分、分级”,让销售把精力放在刀刃上。

怎么做到的? 系统里有套“线索评分规则”,你可以自己设:
- 基础分:留了公司名+5分,填了手机号+10分,写了采购需求+20分;
- 行为分:看产品页+5分,下载解决方案+15分,参加直播+20分,看价格页+30分;
- 分级线:0-30分是“路人”,市场部发点行业资讯慢慢养;30-60分是“潜力客户”,推点案例和白皮书;60分以上直接推给销售,标上“高意向”。
我帮一家医疗器械公司这么干后,效果绝了:之前销售每天要跟进20个线索,其中15个是“问问而已”,累得要死还没结果。用系统筛完,每天只需要盯5个高意向线索,成交率从8%涨到25%,销售天天追着我要“更多这样的线索”。
更狠的是“自动孵化”功能。比如有个客户留了邮箱但没留电话(30分),系统会自动发一封带白皮书的邮件,他点开了就加10分,下载了再加15分,等够60分,不用你管,系统直接推给销售,还附上一句:“这个客户看了3次产品视频,下载了2份案例,可能在对比供应商。”
销售拿到这种线索,闭着眼睛都知道该说啥——这才叫“精准跟进”。
三、市场部别再当“内容搬运工”!用系统让每篇文章、每场活动都能“带货”
做B2B营销,内容是核心,但90%的企业都把内容做成了“自嗨”:写篇白皮书,发公众号、发邮件,然后就没了。至于谁看了、看完有没有行动、能不能变成线索,一概不知。
MarketUP的B2B数字化营销系统能让内容“活起来”,从“发出去”到“有转化”全链路追踪。
就说写白皮书吧,普通玩法是“发链接,等人下载”,高级玩法是:
- 用系统生成“带追踪的下载链接”,谁点了、从哪来的、下载后看了多久,全记录;
- 下载时让客户填“公司规模”“需求类型”,系统自动打标签,比如“200人以上企业+智能制造需求”;
- 客户下载后,系统自动推送关联内容:比如下载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》的,第二天推个“某汽车厂用这套方案省了300万”的案例,看了案例的再推销售联系方式。
我帮一家做企业服务的客户这么干,白皮书的“线索转化率”从12%涨到40%——以前100个人下载,只有12个能联系上,现在40个会主动留电话,销售接不过来。
线下活动也是同理。以前办展会,客户签到用笔写,结束了一堆纸质表,录入系统要2天,等销售联系时,客户早把你忘了。用系统的“扫码签到”,客户扫个码,信息直接进系统,现场互动(比如抽个奖、答个题)都能加分,活动结束当天,销售就能拿到“谁是高意向”的清单,跟进速度比对手快3天。
四、最值钱的是“营销-销售打通”!别让线索在中间“死半截”
我见过最可惜的情况:市场部辛辛苦苦搞来100个线索,销售跟进了20个就说“不行”,剩下80个扔在那发霉。问销售“为啥不行”,他说“感觉不是目标客户”;问市场部“知道销售觉得线索不行吗”,市场部说“不知道啊”。
这就是“营销-销售断层”,而MarketUP的B2B数字化营销系统能把这断层补上。

核心就一个动作:让线索在系统里“透明流转”。
- 市场部把线索扔进系统,标上“来源、标签、分数”;
- 销售拿到线索,必须在系统里填“跟进记录”:今天打电话没接,明天发了案例,客户说“下周再聊”;
- 要是销售觉得线索不行,得写清楚“为啥不行”(比如“客户说预算不够”),市场部能看到,下次调整获客策略;
- 最关键的是“数据回溯”:客户成交了,系统会自动算出来“这个客户是3个月前从官网来的,下载了2份资料,参加了1场直播,最后由张经理签单”,市场部能清楚知道“哪些动作对成交有用”。
有家做ERP软件的客户,用这套流程后,销售和市场部吵架都少了。以前市场部说“销售能力不行”,销售说“线索质量差”,现在数据摆在那:哪个渠道的线索成交率高,哪个销售跟进效率低,一目了然。6个月后,他们的线索利用率从30%涨到80%,光这一项就多赚了200万。

五、最后说句大实话:别迷信“高大上”,好用的B2B数字化营销系统得接地气
这几年见了太多企业买营销系统,上来就问“有没有AI功能”“能不能对接大数据”,结果买回去,连最基本的“线索追踪”都用不明白。
其实对B2B企业来说,好用的系统就三个标准:
- 简单:市场部小姑娘看半小时教程就会用,不用请专门的技术人员;
- 能落地:别搞一堆虚头巴脑的功能,能解决“获客、跟进、成交”的实际问题;
- 看得到效果:用了1个月,就能看到线索量涨了还是成本降了。
MarketUP这套B2B数字化营销系统,最打动我的就是“接地气”。它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功能,就盯着B2B营销的痛点猛打:线索来源要清、跟进要准、销售市场要一条心。

我帮3家企业落地时,都是先从“渠道追踪”和“线索分级”这两个基础功能用起,1个月就能看到变化,3个月就能摸到规律,半年下来,营销效率想不涨都难。
最后送B2B营销人一句话:别再靠“感觉”做决策了,用MarketUP这套系统,让每个动作都有数据撑腰,每一分钱都花在能签单的地方——这才是数字化营销的真本事。
本文由MarketUP营销自动化博客发布,不代表MarketUP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marketup.cn/marketupblog/tools/2387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