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主页 > 营销自动化

电力能源行业自动化营销实战分享:MarketUP为我们破解了线索杂、周期长的痛点

我是一家专注新能源领域企业的市场负责人,深耕光伏、储能项目推广快10年了。能源行业的营销难,只有做过的人才懂——客户决策链长到离谱,一个光伏电站项目从初步接洽到最终签约,少则半年多则两年;线索来源又杂又散,行业展会、能源论坛、官网咨询、代理商推荐,光整理这些线索就能让市场部天天加班;更头疼的是,销售拿到线索根本不知道客户的真实需求,比如客户是想了解分布式光伏方案,还是大型储能项目,只能靠打电话“瞎猜”,很多优质线索就这么白白流失了。直到去年引入MarketUP自动化营销系统,这些困扰我们多年的痛点才彻底解决,现在团队营销效率翻了倍,连老板都开玩笑说“早用MarketUP,我们能多签好几个电站项目”。

MarketUP电力能源数字化营销.png

一、以前整理能源行业线索像“搬砖”,现在MarketUP自动“归位”

能源行业的线索有多难管?举个例子,每年我们都会参加好几个大型能源展会,比如上海SNEC光伏展、北京国际储能展,每次展会能收集几百张客户名片,还有上百个通过现场表单留资的客户。以前这些线索处理全靠人工:市场部两个同事要花3天时间,把名片上的公司名称、联系人、需求方向一个个录入Excel,还要核对官网、公众号同步过来的线索,避免重复。可就算再仔细,还是会出错——有次把“某省电力设计院”的需求写成了“光伏逆变器采购”,实际客户想要的是“储能系统方案”,销售按错的需求跟进,客户直接说“你们根本不懂我们的需求”,最后丢了这个潜在大单。
用MarketUP之后,线索管理这件事彻底“解放双手”了。现在参加能源展会,我们只需要在展位放一个MarketUP的智能签到码,客户扫码就能留资,系统会自动把客户信息同步到后台,还能实时记录客户的展会行为——比如客户在我们的“储能系统展示区”停留了15分钟,扫码查看了《10MW储能电站投资回报报告》,系统会自动给这个客户打上“行业:电力系统”“需求:储能项目”“高意向”的标签,完全不用人工干预。展会结束当天,我们就能在MarketUP后台看到所有线索的完整信息,再也不用熬夜整理数据。
更贴心的是,MarketUP能整合多渠道线索。除了展会,我们在能源行业媒体(比如北极星电力网)投放的广告、官网的咨询表单、代理商推荐的客户,都会自动同步到系统里,还能智能去重。比如有个客户先在官网下载了《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规范》,后来又在展会扫码留资,MarketUP会自动合并这两条记录,把客户的两次行为整合到一个画像里,销售打开系统就能看到“客户先了解设计规范,再关注展会现场的储能方案”,跟进方向一下子就明确了。
还有MarketUP的智慧名片,对我们能源行业的销售太实用了。我们给负责不同区域的销售都做了电子名片,上面不仅有联系方式,还挂着我们的核心项目案例——比如“某工业园区10MW分布式光伏项目”“某省电网200MWh储能电站案例”。销售去拜访电厂、新能源企业客户时,递一张电子名片,客户扫码后,系统会实时提醒销售“客户正在查看储能电站案例”“客户停留案例页面8分钟”,销售就能顺着客户的兴趣点深入聊,不用再像以前那样“没话找话”。有次销售去拜访一家新能源投资公司,客户扫码后重点看了“光伏+储能一体化方案”,销售马上拿出准备好的项目测算表,客户当场就说“你们太懂我们了”,后续跟进特别顺利,最后签了一个50MW的项目。


二、能源项目培育周期长?MarketUP自动“盯紧”客户不丢单

做能源行业的都知道,客户培育是个“慢功夫”。比如一个大型储能项目,客户要先做可行性研究,再报预算、走审批,整个周期可能要一年多。以前我们总担心“客户跟到一半就丢了”——市场部得安排专人盯着线索,客户3个月没动静就发邮件,半年没互动就打电话,可手动跟进不仅效率低,还容易让客户反感。有次我们跟进一家电厂客户,对方说“你们每隔一个月就发资料,我们现在还在做项目立项,不用这么着急”,搞得我们特别尴尬,之后反而不敢频繁联系,结果客户最后跟竞品合作了。
用了MarketUP的自动化工作流,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。我们根据能源客户的决策周期,在系统里设置了“分阶段培育规则”,从“初步了解”到“立项审批”再到“采购决策”,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自动化动作,完全不用人工盯。
比如客户下载了《储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》,说明处于“初步了解阶段”,MarketUP会自动给客户发一封邮件,附上3个类似规模的储能电站案例,帮助客户做参考;如果客户接着看了“储能系统技术参数”页面,就进入“立项阶段”,系统会推送《储能项目审批流程指南》和我们的技术团队介绍,帮客户解决“技术合规”的顾虑;要是客户在“采购决策阶段”频繁查看“储能设备报价单”,系统会自动触发销售跟进提醒,同时推送“近期成交的同类型电厂客户案例”,增强客户的合作信心。
去年我们推了一个“县域光伏整县推进”的方案,针对这类客户,我们在MarketUP上设置了更细致的培育流程:客户报名线上推介会后,系统自动发送“县域光伏项目规划模板”;参会后3天内,推送“其他县域的成功案例”;如果客户没报名参会,就每周推送一篇“县域光伏政策解读”,慢慢培育客户需求。有个县的发改委客户,一开始只是报名参会没发言,MarketUP按规则持续推送政策和案例,3个月后客户主动联系我们说“县里的光伏项目要启动了,想请你们做方案”,最后这个项目不仅签了,还推荐了周边两个县的合作机会。
还有能源行业的“政策敏感性”,客户特别关注最新的补贴政策、并网标准。以前我们要手动给客户发政策文件,经常漏发或者发晚了。现在MarketUP的内容中心会自动同步政策动态,只要设置好“关键词触发”,比如客户标签里有“光伏电站”,当国家发布新的光伏补贴政策时,系统会自动给这些客户推送政策解读和影响分析,客户都说“你们的政策信息比我们还及时,太专业了”。

image.png

三、以前能源营销“靠感觉花钱”,现在MarketUP数据帮我们省了30%预算

最让我头疼的,其实是“不知道营销钱花在哪了”。能源行业的营销渠道本来就少,除了行业展会、专业媒体,就是新能源论坛,每个渠道的投入都不小——比如参加一次SNEC光伏展要几十万,在能源媒体投一篇软文要几万,可到底哪个渠道带来的客户更优质,以前全凭“感觉”。有次我们花了30万参加一个储能展会,最后只带来20条线索,还没一条转化成项目,老板问“这钱花得值吗?”,我根本答不上来。
用了MarketUP的BI数据看板,所有营销数据都变得“清清楚楚”,我们终于能“靠数据花钱”了。打开系统,每个渠道的获客量、线索质量、转化成本、ROI都一目了然,连客户看了哪篇内容、停留多久都能统计到。
比如我们对比了几个主要渠道:新能源展会带来的线索转化率最高(35%),但获客成本也最高(每个线索2000元);能源行业媒体的获客成本低(每个线索800元),但线索转化周期长;线上直播的获客成本最低(每个线索500元),而且线索里“项目决策人”占比高(60%)。根据这些数据,我们调整了营销预算:减少传统展会的投入,把省下来的钱用于线上直播和行业媒体内容投放,还针对直播优化了内容——多邀请电厂、电网公司的专家分享,增加客户互动环节。
调整半年后,效果特别明显:营销预算比之前省了30%,但线索总量反而增加了25%,而且优质线索(能进入项目立项阶段的)占比从之前的18%提升到了45%。有次老板看了数据看板说“现在终于知道钱该花在哪了,以后就按MarketUP的数据来定预算”。
MarketUP还能分析不同能源领域的客户偏好,帮我们优化内容方向。比如我们发现,光伏客户更喜欢看“项目投资回报测算”“并网案例”,储能客户更关注“电池寿命”“安全标准”,我们就针对性地做内容——给光伏客户多推《10MW光伏电站投资回报分析》,给储能客户推《储能系统安全运维指南》。数据显示,这些精准内容的打开率比之前的“通用内容”高40%,下载量更是翻了倍。


四、能源行业“营销协同难”?MarketUP让销售和市场成了“最佳搭档”

以前我们公司的销售和市场部总闹矛盾:市场部觉得“我们辛辛苦苦拿的线索,销售不认真跟进”,销售觉得“市场部给的线索质量差,根本不是目标客户”。有次开部门会,销售经理说“上次给的15条线索,10个都是刚成立的新能源公司,根本没项目预算”,市场部反驳“这些客户都是在官网填了‘有储能项目需求’的,怎么能说质量差?”,最后吵得不了了之,老板也很无奈。
用了MarketUP之后,这种矛盾就再也没有了,因为线索的全流程都“透明化”了。MarketUP会根据客户行为给线索自动评级,比如客户“下载项目方案+参加直播+查看报价页”,会被评为“四星线索”(最高五星),只有达到“三星及以上”的线索才会分配给销售,销售拿到的都是经过初步筛选的优质线索。而且销售跟进时的沟通记录、客户反馈,都要实时同步到系统,市场部能看到线索的跟进进度,比如“客户正在走预算审批”“下周要带技术团队上门”,再也不会觉得销售“不跟进线索”。

比如有次市场部给销售推了一条“四星线索”——某电厂客户下载了《电厂储能调频方案》,还参加了我们的技术直播。销售跟进后反馈“客户想做200MWh储能项目,但担心成本过高”,市场部就在系统里把这条线索拉回“培育池”,专门做了一份《电厂储能项目成本优化方案》,通过MarketUP自动推送给客户。过了两周,客户主动联系销售说“成本方案我们看了,很满意,想聊具体合作”,最后这个项目顺利签约,销售还特意跟市场部说“这次多亏你们的方案,帮我们解决了客户的顾虑”。

image.png

还有能源行业的代理商管理,我们在全国有20多个区域代理商,以前很难掌握他们的推广效果。现在用MarketUP的代理商管理功能,给每个代理商分配专属ID和推广素材库,代理商推广的线索会自动关联他们的ID,我们能在系统里看到每个代理商的线索量、转化率、项目签约情况。比如发现某省代理商的线索转化特别高,就把他们的推广经验分享给其他代理商;对线索量少的代理商,帮他们调整推广素材,比如多推当地的成功案例。半年下来,代理商带来的项目签约量提升了50%,代理商的积极性也更高了。
更省心的是员工离职问题,以前销售离职后,客户资料要么带不走,要么乱七八糟,新接手的销售得重新了解客户,很容易流失。现在所有客户数据都存在MarketUP里,销售离职后,线索会自动回收到“线索公海”,新销售接手时,能看到客户的所有历史记录:之前聊过什么项目、关注什么方案、有什么顾虑,完全不用“从零开始”。上次负责西北区域的销售离职,新接手的销售靠着MarketUP里的客户记录,顺利跟进了3个正在推进的光伏项目,最后还签了一个10MW的单子,老板都说“MarketUP帮我们保住了不少客户”。


结语:对能源企业来说,MarketUP不是“工具”,是“营销合伙人”

用MarketUP做自动化营销快一年了,我最大的感受是:它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工具,更像一个懂能源行业的“营销合伙人”。它知道能源客户决策周期长,所以设计了长期培育的自动化流程;它知道能源行业线索杂,所以做了多渠道整合的线索管理;它知道能源营销预算贵,所以用数据帮我们省钱增效。
以前我们做能源营销,总觉得“难”是因为行业特性,现在才知道,不是行业难,是没找对方法。MarketUP让我们从繁琐的手动工作里解放出来,市场部能花更多时间做优质内容、设计精准的推广方案,销售能更专注于跟客户沟通、解决项目难题,而不是浪费在整理数据、跟进低质量线索上。

现在我们公司的营销效率翻了倍,客户满意度也提高了不少,连之前对自动化营销持怀疑态度的老板,现在都经常在行业会议上推荐MarketUP。如果你也是能源行业的同行,还在为线索管理、客户培育、数据决策头疼,真心建议你试试MarketUP——它可能会像改变我们一样,帮你打开能源营销的新局面。

电力能源解决方案.png

点击获取MarketUP产品手册

MarketUP营销自动化预约演示.png


本文由MarketUP营销自动化博客发布,不代表MarketUP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marketup.cn/marketupblog/auto/23863.html

联系我们

手机号:19951984030

微信号:marketup01

工作日:8:30-18:00,节假日休息